服务咨询热线
我们都知道,企业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HSE管理体系方法,对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和绩效都有会显著的提升和保障,那么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呢?其实,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是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HSE所有要素的基础。在首先开展的初始状态评估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现有的管理状况,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措施如下:
(1)可邀请咨询单位对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解决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专业知识欠缺的薄弱环节。
(2)抽调安全、环保、生产、机动等专业骨干,组建“危害识别小组”,专门负责组织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3)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隐患治理管理程序》、《环境因素评价管理程序》等程序文件,对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形成制度要求,并根据公司生产特点,选择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分析(SCL)”、“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预危险性分析(PHA)”等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
(4)组织基层单位建立危害识别工作小组,并由安环、生产和机动等专业处室对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指导
(5)在全公司进行危害识别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基础上,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对各单位识别的3234项危害项目根据风险大小实施分级控制,筛选出具有重大危害的项目共14项,编制了《重大危害及风险清单》,作为2003年公司HSE重大管理目标(于年初下发了《2003年公司安全、环境、健康工作部分目标、指标的管理方案》),实施重点监控,以确保落实。
(6)针对各单位在危害识别工作开展不平衡,以及部分单位出现的危害识别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我们及时组织各专业处室和运行(专业)部召开“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研讨会”,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施风险控制”的认识上来,解决体系工作与日常工作脱节问题,确保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7)为规范和提高公司危害识别工作水平,我们对工作量最大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进行模块化管理,即由安环处对各基层单位所做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风险度相对较大的共性作业,再由相应的专业处室负责编制统一的“工作危害分析(JHA)”模板,制定“作业危害确认单”,并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模块化操作便于处室统一管理,规范风险度较大的作业程序,有利于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不难看出,HSE管理体系安全体现在企业安全工作的每一项中,企业需要通过培训让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都清楚自己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不注意的后果。只有做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的HSE管理体系,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