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咨询热线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又称为HSE或HSE-MS,是近几年国际工业企业通行的管理体系。它旨在突出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准入证。工业企业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同时伴生。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在原则和效果上相似、相辅、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91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健康、安全与环境国际会议,HSE作为一个完整概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
一、工业企业的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世界国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积累,他体现了一体化管理思想,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工具。HSE管理体系继承和发扬了工业企业已有的管理体系,完善了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使得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1.国际著名工业企业在职业健康方面的理念是注重“以人为本”,“零事故”、“零职业伤害”。他们十分重视审核评估与监督检查,特别是第三方的监督检查和外部审核。舍得安全投入,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在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健康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2.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走向世界中,实现了管理和理念的国际化,建立起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标准上纷纷完成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OSH-MS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和HSE-MS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构建起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架构。
3.工业企业在推行HSE管理体系中,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突出以人为本,注重预防为主的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外与第三方审核。
4.HSE管理体系所涵盖的安全健康理念,就是“安全发展,利国利民”。从微观上解读就是“本质安全”。所谓本质安全的根本就是追求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
5.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通过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做到超前预防,不断提高人员、技术、装备、环境和管理的安全水平,建立全面的安全文化。
6.重视环境本质安全。在工业企业内部空间环境、资本环境、自然环境、作业环境和人文环境全面关注。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对于设备老化、标准提高形成的安全隐患能够通过专项资金得到整改。
7.保证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以工程技术手段保证设备的安全状态,立足于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都要有完善的安全措施,保证该装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安全、稳定、正常地运行,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
8.实现本质安全的关键,还在于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实施有效地控制。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着重解决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主要使人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安全管理则是要求人必须怎么做。通过教育培训使作业者具有适应生产系统要求的生理、心理条件,具有很好地控制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能力。教育职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要让这样的简单道理深入每一个职工的人心。安全机构、安全组织、安全人员的共同努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从传统的“问题发生型”向“问题发现型”转变,超前预防,实现安全生产。
二、环境压力下的工业企业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H-S-E在欧洲更多的是排列成E-H-S,不知他们是否是有意将E这个英文环境的首写字母排在了前面。以笔者拙见,环境对民生影响更大,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影响面更大,这也许就是他们这样做的初衷。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最大。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但污染物排放也有明显增长。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594.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1431.3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和1.2%。在工业污染源中主要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放的污染物。
1.环境保护是工业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际上著名大型工业企业,如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皇家壳牌等都不约而同地将EHS理念置于首位,建立了先进的:EHS方法及管理体系。他们的管理体系体现在公司高层设有与EHS相关的委员会等机构,同时严格进行各项标准的认证,定期以EHS报告的方式对外发布其环境、健康和安全的表现和业绩。在EHS理念下,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2.将严格守法作为最基本要求。工业企业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污染物排放必须全部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可能出现的事故状态都要有应急措施。每年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有所削减。在减排治污中把环保指标纳入业绩考核,实行真考核,硬兑现。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注重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控制和削减污染物,将污染预防应用于生产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从严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
4.注重环境负债分析。即生产设施一旦建设和投产,就要考虑到它将来退役后清理现场和恢复环境所需的费用。比如,一座500万吨的炼油厂在生产50年之后要报废,按环境和土地恢复到投产前的原貌算,“环保负债”的费用大致在1亿美元左右。为此,炼油厂在投产一开始,就要考虑到最后偿还“环保负债”的问题,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恢复环境基金。如英国石油公司每年要将环保投资的12%左右,约1.4亿美元用于环境恢复。
三、深化HSE管理体系建设
我们讨论企业管理中的HSE管理体系,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EHS工作落到实处。
1.进一步加强高层领导的参与力度,增强管理的执行力。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高层管理者及公司各级组织的主要领导直接抓,提出明确的承诺,将EHS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强化监督,狠抓落实,特别是第三方的监督。欢迎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建立和完善EHS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规范、科学的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将EHS的评估和验收结果作为定量考核与业绩评估的主要依据。
3.创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在合法经营和发展进步的同时,将提高职工及其家庭以及所在地区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作为应尽的义务。每个职工都把安全视为一种价值,把自己和同事的安全视为应尽的义务。
4.引入“环保负债”的概念,推动提取恢复环境基金立法。在生产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将来其退役或拆除、改建时,对其周围环境恢复原有状态所需的费用。出台环保会计政策,从会计学角度落实恢复环境基金的概念即“环保负债”,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对应生产成本作为费用计入损益,积累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也可参照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的做法,每家国有企业都依法按照期末固定资产原值和存货帐面平均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环保基金,由国资委或国家授权的行业管理部门负责集中管理。把环境保护、环保负债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